婚房短租被盗,法律“灰色地带”亟待消除

  发布时间:2017/10/7 10:32:59 点击数:
导读:婚房短租被盗,法律“灰色地带”亟待消除.当法律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时,最明智的做法,不应是“头痛医脚”重构基础,而是修缮法律,使之适应形势的要求。

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共享经济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旅游时上短租平台,比起入住传统酒店,既便捷又经济,故而成为不少驴友的最佳选择。然而,对于那些将闲置房屋出租的房东,固然是借助新事物“生财有道”,却也不无“引狼入室”的风险。

近日,杭州市民毕先生将自己婚房放到蚂蚁短租平台上出租,本想赚点房租补贴一下房贷,谁料想,5天后房内所有值钱东西,包括各类小家电、音箱、吉他及衣服被褥等,竟被一对“情侣”洗劫一空,连卫生纸都没放过,损失约两万元。

从报道情况看,这对贪心不足的“情侣”涉嫌盗窃犯罪毫无疑问。如果警方破案,等待他们的,必然是法律的严惩,而所有被盗的财物,也应如数归还。然而,这起案件出现后,雌雄大盗却踪影全无,对于房东毕先生所蒙受的经济损失,又由谁来弥补?

不可否认,涉案的短租平台是有一定法律责任的。尽管此前对于租客信息的真伪,短租平台会通过第三方验证系统来验证,如果证明是假的,会给房东发送信息。但是,实际上这一验证程序并未发生作用。犯罪嫌疑人在蚂蚁短租上留下假姓名后,恰是利用平台身份审核的漏洞,凭借虚假身份证和手机号,成功预定了蚂蚁短租上的民宿,最后实施了犯罪活动。

根据《侵权责任法》,“二人以上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在这种具体侵权人不明的情况下,短租平台应当就房东的财产损失,承担侵权的连带责任。

可是,从《侵权责任法》上找法律依据,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虽然在《合同法》中有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涉案短租平台的做法,似乎有违约的嫌疑。但是,《合同法》也明确了,如果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情形,合同无效。

如果是传统的房屋租赁行为,这种民事行为并不为法律所禁止。但类似短租这种按天、按小时计费的情况,就属于旅馆业范畴,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等规定,必须要取得公安部门颁发的行政许可。既然短租行为违法,《合同法》就难以维护房东的利益,寻求《侵权责任法》的法律支持,也就成了蒙受损失房东的次优选择。

这种维权无力的情形,不仅是房东的无奈,也是整个短租行业的尴尬。案发后,公安部门对房东给出了一张《限期清退告知书》,固然是公事公办,但令人遗憾的是,违法的并不只有是一位毕先生。在共享经济的大潮推动下,中国短租市场处在高速发展的上升期,2012年市场规模仅1.4亿元,到2016年市场规模即增至约300亿元。清退一位毕先生容易,火爆的短租行业又该如何处置呢?是不是也要一概清退呢?

据有关统计,中国的闲置房源超过6500万套,这些房源分布在各个城市与地区。任由房屋闲置,会出现诸如房屋设施老化、浪费资源等问题,借着分享经济的热度,房东以短租降低房子的闲置率,有助于增加个人经济收入。对国家而言,这种网络时代的短租经济,则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推动了民间消费增长,着实是一件利国利民的“新事物”。

当法律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时,最明智的做法,不应是“头痛医脚”重构基础,而是修缮法律,使之适应形势的要求。对于立法者,当务之急不仅应给短租经济一个合法身份,还应健全短租的程序规范,推出“身份验证”、“智能比对”、“线下认证”等先进技术手段,如此多管齐下消除法律“灰色地带”,“鸳鸯大盗”才不会大行其道,共享经济方能开花结果

上一篇:公务员下海,就该“逢辞必核” 下一篇:
相关文章
  • 没有找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