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网约车宁愿抗法也不愿意合规?

  发布时间:2019/6/18 8:01:56 点击数:
导读:为何网约车宁愿抗法也不愿意合规?

6月13日,上海市静安区延安西路镇宁路路口,一辆非法网约车闯关逃逸,过程中致使四人受伤,其中一名伤者伤势严重。6月14日,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执法总队紧急约谈滴滴出行,进一步对滴滴提出6条网约车平台合规化要求,包括6月底前全面自查清退无资质车辆,对前期被查获并预警的黑名单中的不合规人员和车辆一周内立即清退等。

无论如何,交通安全永远是第一位。涉事网约车闯关逃逸抗拒执法,并在过程中对他人造成伤害,等待他的不仅是舆论的批评和谴责,相信还有法律责任。有声音称,这不是网约车第一次这样“横行”了。诚然,停车接受正常的执法检查,这是所有车辆都必须遵守的规则。但是,梳理相关案例不难发现,这些车辆之所以逃逸执法,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不符合当前地方的网约车规则,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指的不合规网约车。那么,逃逸执法的行为固然需要谴责和惩罚,但是顺着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妨也应该追问一句:为何有些网约车宁愿冒着抗法的危险也不愿意合规?

去年下半年以来,不少地方也都纷纷加大了网约车合规化整治。从管理规则执行的角度,这当然是可以预料的现象。然而,在网约车地方规则本身是否足够合理还缺乏争议的前提下,这种合规化之路注定会遭遇坎坷。比如一些地方在车辆轴距、排量等细化要求之外,还对车辆、司机都设置了户籍门槛,这导致部分城市的绝大部分网约车都将因合规问题而出局。甚至去年7月,有相关研究机构统计显示,彼时全国网约车细则文件覆盖率为62.1%,99%以上的网约车司机不合规。换言之,当前网约车的合规化问题,不是网约车司机不愿意合规,而是规则的门槛过高,而在客观上导致的合规难。

网约车的规则设计,当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每个城市也或有自己的苦衷。但无论是基于网约车这几年发展所形成的市场格局,还是在当下新的经济、产业环境下,对网约车设置过高的合规门槛,都值得商榷。一方面,在网约车合法化即将三周年的背景下,过去几年网约车从无到有,从激烈的价格大战到逐渐进入规范发展阶段,已经充分证明其在满足出行市场需求和创造就业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当前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汽车产业本身也遭遇颓势,在这种背景下,对于一个有着相当强就业吸纳能力,也创造汽车消费的行业设计过高的准入门槛,无疑与现实构成一种抵牾,也不乏与当前国家层面的就业、产业促进政策相背。

另外,一些城市继续对网约车实行限车、限人的双户籍限制,也与当前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不符。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明确要求,要全面取消大城市的落户限制。很明显,户籍制度正在大幅松动,然而网约车领域,一些城市却仍抱着户籍门槛不放,这无异于是继续在为户籍制度拧紧螺丝。此一现象所展示出的内在冲突,应该正视。

说到底,网约车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交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它从来不是在一个真空中运行。对它的规则设计,必须兼顾到整个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在安全、出行、就业、新旧业态发展、法规诸方面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否则,就可能带来削足适履的多输局面。而诸如一些网约车宁愿抗法也不愿合规的冲突现象,实质就是对某种治理失衡的警示,更多地方都应该有所警醒。


上一篇:“天价学区房闹剧”暴露多少中介炒房套路 下一篇:
相关文章
  • 没有找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