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汉如何快速具备法律思维,高效依法维权?

  发布时间:2020/4/20 8:58:40 点击数:
导读:我们日常接受咨询的过程中,包括在办案中,都会遇到当事人许多不解的疑问,为什么我们不直接起诉?明明就是他们拆的,怎么法官就不信?为什么法律条文这么晦涩,故意不让看懂的吗……其实诸多疑问,归根到底是思维问题

我们日常接受咨询的过程中,包括在办案中,都会遇到当事人许多不解的疑问,为什么我们不直接起诉?明明就是他们拆的,怎么法官就不信?为什么法律条文这么晦涩,故意不让看懂的吗……

其实诸多疑问,归根到底是思维问题,只有具备了和律师、法官等法律人一样的“法律思维”,那么很多问题自然就明晰了,依法维权自然也就更高效。

关于“法言法语”

相信所有人都会对法律有这样的印象:概念杂多、篇幅冗长、艰涩难懂,不仅条文是这样的,有时候连律师、法官讲起话来,也满是“法言法语”,普通老百姓还真不适应。

难道这是故弄玄虚吗?当然不是的。

法律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有其完整的内在逻辑,我们依法维权,通过法律探讨纠纷,自然需要把问题范围界定明晰清楚,这个是沟通的前提。

所谓法言法语就是为我们依法维权构建了一个统一的语义语境,大家在相同语境下面,发表观点,行使权利,避免“鸡同鸭讲两不服”,最后才能高效解决纠纷。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相信这句通俗易懂的话,绝大多数人都不陌生,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当一个事件发生以后,它就几乎无法被再度客观还原,即便是事发当时,例如强拆现场,不同身份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肯定也是不一致,全部带有主观性和局限性。

而当原告和被告双方对簿公堂,进行裁判的法官,对案情无法亲身感知,只能通过双方提交的证据材料,去构建一个法律程序意义上的“真相”,然后进行裁判。

关于裁判,这里又会牵扯出下一个话题:法与情。

法与情

法官在法律的体系内,运用法律逻辑和思维,根据合法有效的证据,行使自由裁量权进行审判,但是得出的结果依旧可能引起争议。

这是因为关注案件的非法律人士,会更多地用道德标准、主观意见等所谓的“合理标准”来评断法律裁判,但是对法律人士来说,合法标准更为重要。

法律不仅是要回应社会的关注与追问,更要尊重法定程序、保护法定权利,避免掉入“舆论审判”的漩涡,保障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当然,既合法又合理是最理想的状况,但这样的结果实现需要有个过程,不仅需要法律人的努力,也需要各界社会人的努力。

重视程序正义

征拆领域,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诸如“征地程序”“违建拆除程序”“抗诉程度”“申请国家赔偿程序”等等程序,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是行政者执法者必须要遵守的义务,不遵守的话,即便实体合法,程序上也是违法的。

比如,农村征地,如果连征地批文都没有,那就属于实体违法;但是如果征地的批文依法取得了,在进行征地各个环节的时候,没有遵照各环节的程序,那么即便实体合法,在程序上也是违法的,被征收人就可以依法维权。

相信在了解了以上内容之后,被征收人可以更准确地看待自己面临的纠纷、更有效地与律师、法官沟通、从而更高效地依法维权。



上一篇:副总裁被指性侵养女立案半年,究竟进展到哪了? 下一篇:
相关文章
  • 没有找到相关文章!